起诉借款人,法院一般会在7天内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法律规定,对法律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024-04-30 11:14
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处理如下:
1、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法院在开庭前,会组织庭前调解;
2、调解不成功的,法院会继续进行诉讼程序,排定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出庭;
3、经法院开庭判决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4、被起诉人应当按照法院的判决,履行相关义务,若未履行,起诉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起诉会被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被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等,来帮助起诉方实现权利。
2024-06-14 10:22
解决贷款纠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协商。
在友好的基础上,合同当事人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合同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可以要求相关机构调解。
如果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意调解,可以根据合同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合同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合同纠纷,寻求司法解决。
2024-08-21 10:24
工伤待遇纠纷劳动仲裁一般四十五天之内出结果。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该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那天开始四十五天之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可以超过十五天。逾期没有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11-22 09:40
诈骗罪报案后,公安机关会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就会立马立案。
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2022-09-02 15:00
民事诉讼由原告递交诉讼申请开始,在执行法院判决后结束,整个过程所涉及程序较多,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程序,以做结案存档。
民事纠纷的结案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普通程序审理的审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二审程序的审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十日;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为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