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是: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依法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2024-06-19 15:35
劳动争议一般有4个途径解决: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2、调解。调解是由第三者居间调和,通过疏导、说服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的办法。
3、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在我国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的。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4、诉讼。劳动争议诉讼就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后一道程序。
2024-11-01 10:12
建筑工程纠纷处理的基本形式如下:
一、和解。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和解解决。
二、调解。如果双方无法自行解决纠纷的,可以请第三方介入进行调解解决纠纷。
三、仲裁。如果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的,可以按照仲裁协议的内容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四、诉讼。如果上述三种方式无法解决纠纷,或者不想采取上述方式解决纠纷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
2024-04-08 14:04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03-12 16:03
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主要有: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三、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
2024-07-23 10:18
劳动争议的范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索要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小额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可以一裁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