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的处理认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8-17 14:03
滥用职权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况:不认真履行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以及过度运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根据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行为,只有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才成立犯罪。
2024-06-15 15:00
具体的认定是,滥用职权的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时,才构成犯罪。
所谓重大损失,是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质性损失和非物质性损失。
2022-08-12 11:51
法律认定滥用职权罪从以下方面: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2025-01-08 10:16
滥用职权罪的处罚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般情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重大损失”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
情节特别严重:如果滥用职权行为情节特别严重,例如造成的经济损失特别巨大,或者导致特别严重的社会后果等,那么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的情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的,量刑标准会更为严厉。一般情形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徇私舞弊”指的是行为人为了谋取私利,而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玩弄职权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量刑还会受到案件的具体情况、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的影响。另外,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也具体规定了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情节特别严重”的具体标准,这些都需要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024-06-13 11:28
滥用职权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