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贪污公款二万元的,可能构成贪污罪或者挪用公款罪,人民法院应当对其作出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24-12-30 10:32
行为人贪污公款二万元的,可能构成贪污罪或者挪用公款罪,人民法院应当对其作出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5-02-19 09:54
若数额超过十万元但未满二十万元者,应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之法规,定格为“其他严重情节”范畴,由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其个人财产。
可见,国家公职人员借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挪用、窃取、诈骗或其他方式侵占公共财物行为均构成贪污罪。
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委托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运营,并利用职责优势,实施挪用、窃取、诈骗或其他方式非法占据国有财产的行为,亦属于贪污犯罪论处。
2025-01-13 09:21
挪用公款是否没事,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1、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个月内还清,那么就不构成犯罪;如果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就算未超3个月仍然构成犯罪,是挪用公款罪。
2、如果是公司员工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构成挪用资金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2024-09-10 10:35
挪用公款多少会坐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即使不构成犯罪的情形,也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具体的数额界定会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者是行为人进行营利活动,已经超过了三个月没还,且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就会构成挪用公款罪,应当依照《刑法》规定定罪论处。
判决将依据挪用公款的数额、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进行决定。
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会面临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犯挪用公款罪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涉案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12-27 14:53
民事纠纷不会坐牢。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