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贿罪不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而只有罪与非罪之别。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行贿罪未遂的三个不可缺少的特征,它们从不同侧面显示了行贿罪的本质。
2、根据刑法第389条第3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事实上,在行为人被勒索情况下,不存在行贿罪的既遂与未遂之分,而只有罪与非罪之别。
3、行贿罪的处罚标准一、在被诉前主动交待,并有重大立功表现,不追究刑事责任;二、在被诉前主动交待,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三、一般来说,行贿在5000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四、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五、情节特别严重,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2024-12-18 09:01
行贿有未遂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2024-11-06 09:27
行贿有未遂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2024-04-23 11:20
1、办事后给钱行贿是否属于行贿罪需要看行贿的目的和具体的行为来予以确认。如果在主观当中,一开始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就会构成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2、行贿目的
第一类是有资格得到、应该得到的合法的利益,如果不行贿就得不到,或被拖延、被克扣;
第二类是没有资格得到、不应该得到的非法利益,如果行贿就能够得到,或能够变相地得到;
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如果行贿就能够得到,或更快、更多地得到,如果不行贿就得不到,或得到的慢、得到的少。
2024-09-02 11:08
原则上,只要个人心态上存在着图谋获取不当利益的念头,那么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都将被判定为行贿罪,然而,如果动机不变但由于各种主观无法控制的因素而未能达成其目的,便属行贿罪的未遂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行贿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评判标准已采取了一种所谓的“给付说”观点,这种理论认为,犯罪的完成标志在于行为人实际施加赠予金钱或其他财物的行为本身,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考虑接受贿赂者是否真实地收下了这些钱物,亦或是他们是否真的为行贿者谋求到了非正当经济利益;然而,对于行贿未遂的罪名,可按照与既遂相似的情形,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5-04-15 18:03
要处罚。
行贿罪是一个数额犯,行贿的数额必须是达到较大才能构成犯罪,所以行贿未遂的,一般不宜以犯罪论处。
但如果是认定行贿未遂也构成犯罪的话,那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