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相对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行政相对人又称“行政相对方”。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8-12 15:42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一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均可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
2025-02-20 14:26
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即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人,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2024-08-31 11:19
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处罚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当受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排除以下两种: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2025-01-02 08:37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除申请人、被申请人外,与复议案件有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参与复议程序,享有并承担复议权利与义务的人。
作为利害关系人
(包括相对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即第三人与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区别仅在于程序上,申请人是复议程序的发动者,被申请人是申请人复议请求的对象,而第三人则是复议程序启动后申请或被复议机关追加而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程序的。
在实际案件中,第三人的情形主要有:
(1)治安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者权益受被处罚人侵害的人;
(2)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共同被处罚人;
(3)其他与被申请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行政相对人。
2022-09-13 16:04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适用相对不起诉应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1.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3.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