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立案时限是没有的,只要符合立案条件就应当立案。一般来说,报案后,先由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若公安机关经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应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若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2022-08-27 15:31
2022-09-06 14:05
老人立遗嘱并不需要子女在场签字。
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订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只要该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符合法定形式就可以产生法定效力,而继承法的规定中都不存在被继承人子女签字同意的规定。
立遗嘱并不需要子女在场,也并不需要征得子女的同意,只要满足遗嘱成立的条件,遗嘱就是有效的,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三)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四)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
(五)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即可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
2023-05-04 10:49
如果债权人有欠条而对方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起诉流程主要是:准备诉讼材料,带上相关证据去法院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审判。需要提供的证据则包括:借据、收据、欠条;付款凭证,即款项转移证明。
2022-10-24 16:17
“起诉流程如下:1、起草起诉书,向法院诉讼窗口递交诉讼材料;2、法院会根据原告的诉讼类型分配到相应法庭;3、依照法官的要求将材料补充完全,清楚地说明诉求;4、开庭审理;5、宣布判决结果,当庭宣判或者以邮件形式送达判决结果;6、原、被告双方根据判决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022-09-22 16:15
不一定,可以不请律师。首先从制度上法律并没有规定诉讼中当事人必须请律师。通常开庭后,法官会引导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包括辩论。如果当时没有及时的提供证据,法官也会给给予补充的机会。所以,从制度上,不用担心不请律师会无法开庭或者庭上遇到“被冷落”或者“不知道说啥”的情况。如果因为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