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24 10:58
根据我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目前在现行刑法体系中确实并未出现电信诈骗罪这一特定罪名。
但是,针对那些电信诈骗情节严重者,我们将会按照诈骗罪来加诸其法律责任。
电信诈骗通常是指某些不法之徒借助电话、互联网以及短信等多种通讯工具,以虚假信息为手段,进行骗取他人公私财产的活动,这些行为均能被定性为诈骗罪。
2022-08-11 10:36
帮助他人诈骗判诈骗罪。
帮助他人犯罪属于帮助犯,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帮助他人诈骗属于诈骗罪的共犯,应当按照诈骗罪定罪。
根据《刑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2-08-11 10:58
刻假章符合条件的一般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二款
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024-05-07 11:11
2024-12-20 10:20
冥币嫖娼不构成犯罪。嫖娼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情节较轻的,会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