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成立时间一般从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之日开始。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生效日期的,按照合同约定的生效日期计算。对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截止日期时间的计算,应以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日期最后一天的24小时完结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024-04-24 11:15
用人单位自正式雇佣劳动者之日起,便与他们建立了劳动关系。
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立即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如果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该劳动关系应该被认为是从正式雇佣之日开始计算的,且用人单位有责任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正式使用之前就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则自正式使用之日起双方的劳动关系就已经确立了。
2025-03-05 16:21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劳动者应于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获得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逾期未能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则必须履行补签手续并给予两倍于正常薪资作为额外补偿金。
若用人单位未能及时向劳动者发放其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文本,则劳动监管机构有权对其发出纠正指令并要求其进行赔偿。
对因用人单位未能履行该项义务而给劳动者带来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022-08-12 14:46
2022-10-18 09:37
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即签订,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2-09-22 16:51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合同的生效,原则上是与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产生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条件达成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