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工资是否算违反保密协议,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保密协议中约定,禁止向他人透露工资,那么透露工资的行为,就是违反保密协议的行为;
2、如果没有保密协议中约定,那么透露工资的行为,就不属于违反保密协议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5-04-03 16:30
保护商业秘密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绝对权,不以商业秘密所有权人是否支付保密费为前提,无论企业是否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
或者企业是否支付给员工保密费,员工都应当就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擅自泄露商业秘密,员工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仅在与员工的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时才可以约定违约金,而对于没有约定竞业限制的保密协议则没有明文规定可以约定违约金。
如果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用人单位只能主张损害赔偿而不能要求支付违约金。
2024-08-09 10:40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保密协议必须要约定保密费,但对于保密费的具体数额没有强行规定,因此保密费是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互协商确定的。每个企业需要保密的情形不尽相同,如何签订保密协议以更好的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25-02-21 15:56
违反技术保密协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仲裁范围。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为保密协议书产生的纠纷,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才能去法院起诉。如果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非员工之间,因为保密协议书之间产生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仲裁范围,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直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不受理。
2022-11-25 08:50
“签了保密协议不给工资,保密协议是有效的。对于没有支付的工资,可以追究公司的违约责任。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企业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应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只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并不适用于每个劳动者。
2、确定竞业限制年限。《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离职之后2年,超过2年之后的期限是无效的。
3、竞业限制补偿金何时支付。竞业限制必须在离职之后按月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在职时提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或者是一次性支付补偿金的做法都不可取。”
2024-06-04 11:41
保密协议中的保密期限规定不得超过二年。保密协议一般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对公司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无论是正在用人单位工作,还是离职后都需要遵守。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