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职工涉嫌经济犯罪,之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职工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6-27 11:20
关于经济犯罪方面的从犯法律规定,法律明确要求应当给予其适当从宽、减轻甚至是免除法律惩罚的待遇。
具体来说,在群体性犯罪活动中,若个人发挥的仅仅是次要或协助性的角色,那么该个体即属于我们所说的从犯行为人。
这种情况下,帮手和教唆者便构成了主要的从犯类型。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参与了犯罪过程,对其应当按特殊的犯罪情节去衡量,视情况减轻或是免除其法律责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直接教导其他人犯罪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而这个后果将主要取决于其在群体犯罪中的作用大小。
2025-02-28 10:39
职工涉嫌刑事责任的处理是: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2022-08-24 16:12
最新的经济犯罪立案标准如下: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4-07-03 11:06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所犯的经济类罪行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那么被告会被宣告缓刑,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宣告缓刑,如果还被判处罚金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4-06-14 11:42
1、诈骗行为的员工如何定罪,要依据员工在诈骗活动中的作用而定,如果是主犯的,承担刑事犯罪活动的所有责任。
2、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3、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