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的福利待遇包括:
1、工作时间与休假。(1)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2)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3)用人单位在法定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2、工资。(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2)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3、保险福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2022-08-10 11:01
“劳动者”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区别于“非法劳动者”,如偷渡者打工。
劳动者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对其称呼有:职工、工人、学徒、帮手、帮工等。
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始于劳动者最低用工年龄(除特种工作外为16周岁),终于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再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此时与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由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
2022-08-18 11:30
工资福利待遇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基本工资;现金补贴,最常见是三种:餐补、公交补贴和通讯补贴;3日礼金;年终奖金;保险;带薪年假;公司旅游、培训等。
2024-05-08 11:27
职工可以享受的福利有:
1.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是我国劳动部门规定各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险福利。
2.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2022-10-09 16:43
劳动合同的终止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他。
2022-10-13 13:34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它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纪律;
(九)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