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诉法院在一定情形下是可以判无罪的;
2、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时候,如果证据不足或者犯罪现实不清等情形的,可以判处犯罪嫌疑人无罪;
3、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公诉案件的流程第一步是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第二步是侦查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公诉,提交起诉意见书,并附全案证据;第三步是提起公诉:检察院经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对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证据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第四部是法庭审判:人民法院受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第五步是执行:对有罪的刑事判决,在判决生效后交执行机关执行。执行机关有监狱、看守所、社区、司法所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24-06-05 11:53
1、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取证,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间有众多专业人士审核把关,如果遇到疑难的,公安与检察机关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讨论。
2、即使案件到了法院,法院也有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如果法院认为不构成的犯罪,一般会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在这样的程序下,最终判处无罪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零。
2024-11-26 10:11
检察院公诉法院判无罪的概率由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和证据情况决定。根据法律规定,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25-04-24 16:34
刑事案件是可能判无罪的。如果经过法院审理后,犯罪事实不清楚或者是证据不足的,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认为被告不构成犯罪的,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那么就会宣布被告无罪,被告会被当庭释放。无罪和不承担刑事责任是两个概念,无罪是被告没有实施过犯罪事实,但是不承担刑事责任是说被告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因为年龄等原因依法不需要承担责任。
2024-09-10 14:10
公诉案件是能转成自诉案件的,具体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022-08-09 16:22
公诉案件不能调解。我国法律将公诉案件的起诉权赋予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提起的,涉及到国家公权力的行使问题。但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