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的基本法律知识:
一、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2022-10-15 15:47
1.就业歧视用人单位不得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学习方式、性别、户籍、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2.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下不能约定试用期,3个月到一年试用期1个月,一年到三年试用期2个月,三年以上最长6个月试用期。
3.试用期权益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工资的80%,员工不符合企业录用条件,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员工解除合同需提前三天书面通知。
4.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部分以转正工资为标准支付赔偿金。
5.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6.事实劳动关系未签合同或订立非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单位的业务组成,并且受单位的制度管理,即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7.二倍工资赔偿用工1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满继续用工一个月内未续签、违法拒绝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等情形,单位应当向员工支付二倍的工资。
8.劳动合同未交付劳动者劳动合同应当双方各执一份,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9.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连续两次固定期限合同期满、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10.劳动合同必备内容企业和劳动者相关信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
2023-06-30 11:15
征地补偿标准的规定是:征收土地应当按照土地原用途给予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其长远生计,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一并安排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
2023-06-27 11:18
可通过法律途径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第一,需报交警进行事故认定、责任划分。第二,如人受伤需至医院进行诊断,如可能构成伤残,需到法医门诊进行伤残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如财产损失定损。第三,根据事故认定书划分的责任、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标准双方分担责任。第四,如被害认死亡,可根据双方责任大小、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标准承担责任。
2023-04-26 13:53
行政处罚要达到下列条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证据确实、充分的;以及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行政机关应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2025-03-31 13:51
若雇员在提供劳务时致人损害的,一般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雇主在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雇员追偿。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