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是指因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权益产生的争议和冲突。这类纠纷可能涉及土地的权属、界限、流转、征收、补偿等多个方面。在处理土地纠纷时,通常需要依据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或协议。如果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如仲裁或诉讼来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依照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2024-07-11 10:20
土地纠纷需要的证据主要包括:
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
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征用、划拨、出让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
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书面协议;
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争议的文件或者附图;
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在认定土地纠纷中的证据,必须对上述五种证据,按照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给予审查。
2024-07-23 09:11
如果是权属争议,则属于行政案件;如果是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那么就是民事案件。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包括:
(一)承包合同纠纷;
(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2024-05-08 11:04
土地纠纷最有利的证据包括:
1、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
2、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征用、划拨、出让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
3、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书面协议;
4、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争议的文件或者附图;
5、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2024-09-11 13:49
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方法:
1、经过统一规划的宅基地,应以规划确定的使用权为准。经过合法手续个别调整过的应以调整后确定使用权为准,不经正当审批而自行调整或变更的不予保护。
2、共同使用的宅基地,未经其他共用人的同意、一方已经建盖了房屋的,如果建房时其他共用人明知而未提出建议、又不妨碍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3、当事人双方对宅基地权属发生争议时,如果土地证或建房审批单上明确的为准;不明确的,可参照长期以来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有利于生产、生活方便的原则合理地调处或处置。
2022-08-25 16:56
土地纠纷需要的证据主要包括: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征用、划拨、出让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书面协议;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争议的文件或者附图;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在认定土地纠纷中的证据,必须对上述五种证据,按照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给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