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人民法院是不直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只是受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争议案件。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处理,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02-11 10:22
①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
②必须是符合劳动争议诉讼条件的劳动争议案件,未经仲裁程序或前述特定给付之诉等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
③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不得将仲裁委员会作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④起诉的时间,必须是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效期间,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⑤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2024-10-24 09:58
劳动争议包括劳动报酬争议。劳动争议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民事争议,出现劳动争议时,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出现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时,如果有劳动合同的,一定要提供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的,要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2-11-19 15:36
用人单位调岗降薪不合法。调岗调薪属于擅自变更劳动合同。而变更劳动合同必须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没有协商一致就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即使是因为劳动者工作能力不行,需要调岗降薪的,也需要与劳动者协商,而不得单方面调岗降薪。如果劳动者不接受,可以拒绝签订合同,此时用人单位再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显然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022-08-11 14:45
调岗降薪的行为如果未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是不合理的。调岗降薪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由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才可以实施,一方不同意的,就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对于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对劳动者工作岗位调整拥有最终的裁决权,但是,否定调整岗位行为有效性必须以不干预用人单位的自主用工权为限。
2024-06-04 15: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认劳动关系的,可以先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前,需要收集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1、首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在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证据。2、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要收集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