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或者停工留薪期就可以申请,但必须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025-03-30 15:54
1、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及《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并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规定。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工伤职工需要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如果体内有钢钉、钢板一类的内固定器材的,需拆除后才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除非医生书面证明体内的钢钉、钢板一类的内固定器材不需要拆除,一直留着体内的情况以外)。
2024-05-15 14:23
在医疗救治结束后可以进行伤残鉴定。
一、做伤残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如下:
1、劳动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通知书。
2、因工伤残等级鉴定表。
3、伤病情材料原件,包括:入院急诊病历、住院病案、书面检查报告、出院证、出院小结、病历本、病情诊断证明书等。
4、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如果符合工伤的,还可以进行工伤认定,认定程序如下:
1、申请,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提出申请认定,单位不提申请的,劳动者在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调查,劳动保障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3、认定,一般于60日内作出认定。
2021-02-20 09:22
交通事故受伤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2021-02-22 15:34
交通事故做法医鉴定有效,不得超过三十日。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2024-10-16 10:08
工伤伤残鉴定一般会在60日内出结果,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可能会延长30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表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需要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作出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必须在受理后的60天内把工伤鉴定的结论意见送达到当事人的手中。但是不排除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对相关的鉴定意见存在着争议的,那么在特殊的情形之下,伤残鉴定最多也得等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