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没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依法收集工资条、社保缴费记录、考勤记录等材料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办法来保障自身利益。
2、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二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法律依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022-08-12 14:23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处理:
1、应经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双方可以就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变更;
2、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劳动协议无效;
3、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022-08-09 16:18
没签劳动合同一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的劳动合同;
逾期签订的,从第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报酬。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只要有形成劳动关系,即形成事实劳动,也适用劳动合同,所以一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么如何证明没合同但是有劳动呢?具体如下:
其一:辨别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例如:考勤、请假管理等。
其二:确定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例如:工资条、银行流水记录。
其三:劳动者是否有给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例如:同事间的证据、工牌等
其四:用人单位提供的其他福利,例如:社保交纳记录、劳保用品发放等。
其五:事实劳动关系同正常劳动关系享有相同待遇,故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2-09-16 16:00
订立劳动合同的流程为:
1、审查新员工的主体资格;
2、对新入职员工履行告知义务,签订劳动合同前如实告知新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劳动报酬;
3、签订劳动合同;
4、发放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一式二份:公司和员工各执一份。
2022-08-12 14:03
员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用工之日起签订,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其他。
2024-12-25 15:22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才能保障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签约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履行告知义务时需仔细询问其关心的问题;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是否合法;用人单位是否具有用工资格;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