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否侵犯了公司的利益,一般是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但利用在单位所掌握的资源为自己谋利,侵犯了单位的合法利益,单位有权要求赔偿并解除劳动合同。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犯本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11-05 09:42
对于企业员工私自开设公司这一事项,能否被判定为违法行为,主要取决于该行为是否对原任职单位产生了实质性的不利影响。
若确实存在这种情况,那么无疑将被认定为违法,责任方必须接受用人单位依照法律程序所给予的坚决惩罚,包括可能涉及到的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竞业限制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概念,主要用于规范那些肩负着保护雇主企业商业机密职责的特定劳动者群体。
它常常出现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以及一些具有相似性质的技术保密协议等相关文件之中。
2023-02-14 14:24
如果与单位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的,那么是不可以一边仲裁一边上班的。如果还没有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是可以一边仲裁一边上班的。
仲裁是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一种方式。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包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仲裁庭以及仲裁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劳动仲裁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最后签名,写下申请日期,有法定代表人的附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庭在正式审理之前,应首先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书结案。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继续审理。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解决吗?
2022-09-03 14:58
员工一边没辞职另一边入职的行为违法,如果因此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
同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25-03-15 15:03
可以同时进行。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主要准备一些想要投诉的相关问题方面的材料,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合同等。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和申请仲裁,程序是不一样的,当然结果也不同。
投诉是直接将情况反映给监察部门,由他们出面,查实后要求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不具强制力。
但经过仲裁裁决的结果,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生效裁决的话,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4-07-24 09:56
推销自己的东西这个不是侵占的公司财产所有权,具体案件需要具体分析。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员工推销自己的东西并不能算是侵占了公司的财产所有权,这个和职务侵占罪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说这个员工在谈业务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没有按照公司规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