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知征地情况;
2、开展实地调查;
4、告知听证权利;
5、征地方案报批;
6、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
7、进行征地补偿登记;
8、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9、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裁决;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2024-08-31 13:51
农村土地征用流程,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目前我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程序简单扼要地有以下步骤:
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确认该农用地可以用于建设,再根据建设部门的要求,进行和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向建设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建设部门审查符合的,颁发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
2024-06-03 15:15
复议征地批复流程是:
被拆迁人提出申请,裁决机关审核通过予以受理;
听取各方陈述,组织拆迁双方进行调解;
达成一致的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无法达成一致的予以裁决;
送达裁决文书进行公告,执行裁决方案。
2024-07-02 16:45
工程结算纠纷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的,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
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的,可以按照当事人提供的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
2022-09-16 14:47
1、写诉状
民事起诉状是启动法律程序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书。恰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的陈述和法律依据,都是决定官司胜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写诉状要有好的构思和设计,否则,不仅会影响诉讼结果,有时还会造成费用的损失。
2、立案
首先要选择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然后递交诉状和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拿到法院受理通知书后,等待法院传票通知开庭。
3、开庭
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质证是专业性很强的诉讼行为。辩论阶段是充分阐述支持自己主张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的时候。其目的是说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认可自己的观点。辩论结束后等待法院判决。
4、判决
开完庭后作出判决是法院的工作。当事人在拿到判决书后,如不服判决要及时上诉启动二审程序。否则,一审判决生效,双方争议的问题要按照判决履行。
2024-08-07 09:35
不按征地流程征地的行为肯定不合法,建议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通过法律手段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最近中央正在各省市进行违法强拆执法大检查,可以通过向检查组投诉举报违法行为的形式来维护自己。
在不服征地行为的情况下,被拆迁人的救济只能是先提起行政复议,在不服行政复议结果的情况下再提起行政诉讼。
对征地行为不服,复议前置是程序的需要,这是征地行为与其他行政行为救济渠道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