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诉讼时效分以下情形计算:
1、属于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起诉;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起诉;其他。
2、属于单位或者劳动者与行政部门的行政争议案件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6-11 14:48
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诉讼时效的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8-01 10:09
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是指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时间。相对于普通民事伤害案件而言,工伤保险争议案较为特殊,在此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否则,工伤职工将无从主张自己的权利。
2024-07-04 14:14
对工伤认定不服起诉时效,需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对工伤认定复议决定不服起诉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对工伤认定复议申请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2-08-31 14:16
后续治疗费诉讼时效为一年。可以待实际发生时起诉,也可以在还没有发生室进行法医鉴定后起诉。时效应在实际发生后开始计算起始日。
2021-02-22 10:05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