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两方: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和被害人
(自诉人),他们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依法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在共同权利方面,有以下几项:
1、语言文字使用权:
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控告权:
对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的违法侵害行为提出控告;
3、申请回避权:
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依法申请回避;
4、参加庭审权:
依法参加庭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等过程;
5、申诉权:
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
此外,被害人的特殊权利还有委托代理人权、刑事自诉权、申请抗诉权。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特殊权利有获得辩护权、最后陈述权、刑事上诉权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2022-08-20 14:11
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两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自诉人),他们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依法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在共同权利方面,有以下几项:
1、语言文字使用权: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控告权:对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的违法侵害行为提出控告;
3、申请回避权: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依法申请回避;
4、参加庭审权:依法参加庭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等过程;
5、申诉权: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
此外,被害人的特殊权利还有委托代理人权、刑事自诉权、申请抗诉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权利有获得辩护权、最后陈述权、刑事上诉权等。
法律依据:
2025-03-24 15:38
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以下权利:
1.进行陈述的权利。
2.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3.法庭调查时向被告人发问的权利。
4.向法庭出示的物证有辨认的权利。
5.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权利。
6.申请回避权。
2020-12-24 13:53
刑事诉讼当事人有: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1、被害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通常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
2、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自诉人承担控诉职能。
3、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对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的两种称谓。公诉案件中,受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
4、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2025-04-16 16:31
刑事诉讼法中辩护人的权利有:
1、会见权与通信权。
2、查阅案卷权。
3、申请调查取证权。
4、申诉与控告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根据第四十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根据第四十一条,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
2025-03-27 17:13
刑事诉讼被告人的权利具体如下:
1、有权委托代理人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律师叫辩护人,独立行使辩护权,不受当事人的支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律师叫代理人,不是独立的一方,必须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办事。因此,辩护人不能行使代理权,代理人不能行使辩护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应当分别请律师做辩护人和代理人。辩护人和代理人可以请同一个律师,但应当分别办理委托手续。
2、请求回避权。
3、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在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庭调查和辩论中,和原告人地位是平等的。
4、有权对原告人提出反诉。
5、上诉权被告人不服判决中的民事部分,可以对民事部分提出上诉。
这类案件的受害者应积极地按照法律规定,递交这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