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人因征地拆迁安置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一审流程如下:
1、原告起诉,法院立案;
2、审理前准备: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向原告送达收到的答辩状副本;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开庭时间、地点;
3、开庭审理: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陈述行政争议;举证质证;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
4、当庭判决或择日宣判,并向各方当事人送达判决文书。
征用土地纠纷的解决办法有:
1、对于征地的行为不服的可以采用行政诉讼手段。
2、对征地的决定不满的可以采用行政诉讼的手段。
3、没有按照补偿协议补偿的可以采用民事诉讼的方式。
4、没有按照补偿协议补偿的也可采用协商或者是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5、征地部门在征地前可以组织听证会和座谈会。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 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025-03-13 13:57
拆迁安置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
第一,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二,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那么经当事人申请,先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2022-08-20 11:43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征地拆迁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诉讼时效是从作出征收拆迁决定之日起开始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5-01-11 14:54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征地拆迁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诉讼时效是从作出征收拆迁决定之日起开始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6-26 11:52
拆迁安置官司行政诉讼流程:1、当事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6个月内起诉;2、人民法院审查受理;3、被告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4、法院开庭;5、作出判决;6、如不服一审判决可以上诉;7、开庭审理或书面审理;8、判决或裁定。
2022-08-25 15:43
被征地拆迁户家庭应安置人口的认定以征地补偿公告发布之日在册的户籍人口为准。有特殊情形的,也可纳入被拆迁户应安置人员。
被拆迁户家庭应安置人口的认定以征地补偿公告发布之日在册的户籍人口为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纳入被拆迁户应安置人员:
1.与被拆迁人系直系血亲关系的,因征地农转非迁出,户籍未在本拆迁人户内的家庭成员,但仍在被拆迁户家庭居住的。
2.与被拆迁人系直系血亲关系,从本集体经济组织应征入伍的现役义务兵和初级士官。
3.与被拆迁人系直系血亲关系,因升学迁出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毕业后未被行政、事业和国有企业聘用,且实际居住在被拆迁人家庭内的家庭成员。
4.原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现正在服刑人员。
5.原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获得了宅基地使用权后,因“经济户口”或“自理口粮户口”迁出后未被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聘用,且实际居住在被拆迁人家庭内的家庭成员。
6.与被拆迁人系夫妻关系且在他处无住房或宅基地的家庭成员。
7.被拆迁户家庭中的“轮换工”(国家政策确认)退休人员可纳入被拆迁户家庭应安置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