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申请立案;
2、仲裁机构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仲裁机构开庭审理;
4、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5、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案件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给双方发传票,通知开庭时间。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七十七条 【工会监督检查的权利】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2025-02-07 11:46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申请立案;
2、仲裁机构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仲裁机构开庭审理;
4、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5、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案件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给双方发传票,通知开庭时间。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2025-01-24 14:46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申请立案;
2、仲裁机构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仲裁机构开庭审理;
4、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5、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
2024-09-05 14:45
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违法,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公司不补生育津贴差额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022-08-20 13:45
生育津贴一般是先打给公司,然后由公司给个人。一般无法直接打到个人账户上的,生育津贴的费用是先到公司账户上。公司会根据在产假期间给职工发的多少工资,扣除后剩余的全部给职工。如果产假期间,公司没发基本工资,那报下来的生育津贴,公司应该全额给付。生育保险政策强调,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
2025-04-18 14:44
生育津贴不是要等产假结束才能申请,应当在分娩后3个月内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手续。
所谓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