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判处缓刑的判决应由基层人民法院作出,受贿数额巨大的可能由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宣告缓刑的决定。但是如果是属于累犯或者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4-09-05 11:19
根据《刑法》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之一是: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受贿数额巨大,量刑幅度为3年到10年,具备从轻情节,可能会判处3年有期徒刑,具有减轻情节,判处3年有期徒刑。
2023-03-07 11:58
应为“作出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中提及的“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以及“应当作出有罪判决”、“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应当作出证据不足”的参考可知在国家权威法律中用的是“作出判决”,所以应用“作出判决”。“作出”一般用在“作出决定”,“作出论断”等情况,而“做出”则主要用于“做出了作业”,“做出鬼脸”等具体需要去完成的情况。判决则主要指人民法院对经过法庭审理的案件,根据已经查明和认定的事实,正确适当使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作出权威判定的过程即为判决。
在我国,判决有以下效力和特点:人民法院的判决效力:判决书从送达或当事人接到的第二天起,在法定的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过了上诉和抗诉期限即发生法律效力。二审的判决,宣判后立即生效。人民法院的判决的特点:一是具有稳定性。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变更或撤销,如有错误,只能由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纠正。二是具有强制性。判决生效后,执行部门有按照判决执行的义务,当事人必须坚决服从,不能抗拒。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2-08-19 11:12
受贿罪被判缓刑,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
1、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4-06-06 15:05
受贿罪,从轻情节有:
1,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处罚;
2,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处罚;
3,有立功情节的,可以从轻处罚;
4,受贿案件中赃款赃物全部或者大部分追缴的,视具体情况可以酌定从轻处罚。
2022-09-09 14:32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可以适用缓刑: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