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
(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
(2)行政机关受理;
(3)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审理;
(4)行政机关进行裁决。
行政裁决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行政裁决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裁决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工作量;
(3)行政裁决程序简便,费用低廉,有利于减轻当事人的讼累,有利于当事人积极地谋求行政机关解决纠纷,有利于行政管理顺利有效地进行。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2022-08-22 17:02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2025-01-04 10:36
行政裁决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1、申请,是指民事争议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向人权行政机关提出要求解决纠纷的请求。
2、立案。行政裁决机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书后,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
3、通知。
4、答辩。
5、审查。
6、裁决。
7、执行。裁决生效后,争议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否则由裁决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5-03-28 17:17
行政裁决一般应遵循以下流程:
1、申请,是指民事争议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向人权行政机关提出要求解决纠纷的请求。
2、立案。
行政裁决机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书后,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
3、通知。
4、答辩。
5、审查。
6、裁决。
7、执行。
裁决生效后,争议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否则由裁决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2-08-09 16:38
行政处罚的特性有:
1、行为目的的惩戒性,2、行为违法的确定性,3、适用主体的行政特性。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人员。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22-08-17 11:29
行政执法程序的特征是行政行为对象的特定性;内容的具体性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程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严格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合法、公正、公开、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