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用于工业、商业、居住、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能源、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等用途的土地。在进行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和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法合规使用土地资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2024-12-30 15:19
农用设施用地可以建设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其中,作物种植设施用地包括作物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看护房、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以及与生产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包括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用地。
2025-03-30 10:19
集体土地包括以下土地:
(1)土改时已分配给农民所有的原铁路用地和新建铁路两侧未经征用的土地。
(2)公路两侧保护用地和公路其他用地凡未经征用的土地。
(3)国有电力通讯杆塔占用的土地(未办理征用手续的)。
(4)河道堤防内的土地和堤防外的护堤地(国家未征用的)。
(5)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未经征用的土地。
(6)乡(镇)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
(7)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
(8)乡(镇)企业使用本乡(镇)、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9)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的。
2024-09-18 14:57
我国《民法典》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划拨和出让。
1、所谓土地划拨,是指土地使用人只需按照一定程序提出申请,经主管机关批准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必向土地所有人支付租金及其他费用。
2、所谓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人身份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与划拨相比,出让具有交易性、有偿性、期限性的特点。其形式主要有: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
2023-06-26 11:51
农用土地转建设用地规定是必须要经过相关的机关的审批,比如说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的规划和城市的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都符合的情况下,之后再将相关的材料提交给国土部门来进行审批,只有这样才能够转成功。
2022-08-18 14:46
首先应该确认该农用地可以用于建设,再次去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农用地转用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获得批准后,将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2.需审批的建设项目。
3.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预审的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