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37天,有可能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20-10-24 17:06
2022-09-09 15:49
一年事假15天不能按旷工处理。
事假是因为劳动者有私事,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程序,经用人单位批准休假,属于合法不出勤;旷工,是指非不可抗力因素,劳动者不请假或者请假未被批准而缺勤,是验证违纪行为。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画等号。用人单位可以不批准劳动者事假,事假期间可以不支付工资报酬,但不可以把批准的事假折算按旷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022-09-28 15:12
如果37天没出来那么意味着涉嫌犯罪。在看守所被关37天,这属于是一个临界期限,如果公安机关没有证据是有犯罪嫌疑的,则必须释放,否则构成超期羁押,可以请求赔偿。37天是拘留至逮捕的最长期限,不是所有涉嫌犯罪的案件都要到37天,只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至逮捕的最长时间才可能到37天,其中30天是最长拘留时间,7天是检察院决定是否逮捕的时间。
2022-08-11 14:01
刑拘满37天,不管是周几,只要到了判定的释放期限都会释放人。并不是所有的刑事拘留必须满37天,37天是在特殊情况下,是延长了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而形成的。
刑事诉讼法规定,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最长期限是30日,这是最长的期限而不是必须拘留满30日。因为特殊情况,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的最长期限30日,人民检察院作出审查批准意见的最长期限是7日,这样就产生了37天的概念。
2022-09-27 09:3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拘留37天的,是没有案底的。刑事拘留属于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而案底是指犯罪记录,案底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刑事拘留不会留案底,不会有影响,但是如果确实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后,会有案底。仅是刑事拘留,没有判处刑罚的,不算有犯罪记录。
如果因为触犯了刑法而承担了刑事责任之后就是会在自己的档案上留下痕迹,也就说所谓的案底。这个时候的案底是会跟随自己一辈子的,是不会进行消除的,所以不要做违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