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前的工龄社保局认定情况为,如果1992年前审定为连续工龄的,则1992年以前的工作年限可以作为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如果参加工作后,因辞职等个人原因造成工作间断,以后又重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其参加工作时间,应从最后一次参加工作时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022-08-11 15:15
我国自1993年起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对于1992年12月31日前的工龄进行工龄审定,审定为连续工龄的可以作为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关于确定工作有间断情况的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答复》文件规定,对参加工作后,因辞职等个人原因造成工作间断,以后又重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其参加工作时间,应从最后一次参加工作时计算。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一般要依靠职工档案中记载的工作经历来证明,要保存好有关工作经历的记录,如劳动合同,重视人事档案。
2024-12-18 10:09
如果工龄是连续的,职工个人才开始缴费,92年以前都是视同缴费的,不存在补缴等问题。自1993年起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对于1992年12月31日前的工龄进行工龄审定,审定为连续工龄的可以作为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
2022-08-10 14:07
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规定,其实全国并没有明确从哪一年开始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全国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基本上是从国发(1991)33号,即《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发以后开始实施的,具体执行的时间应该是1991年7月1日,而且执行的主体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可以参照执行。
2022-09-17 15:12
没有缴纳社保的工作经历不能算工龄,计算工龄一般参照交养老保险的时间。
1、社保和工龄是两个概念,工龄是指当事人的工作年限,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到办理劳动合同解除书之日为止的时限范围;
2、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当事人属于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的工龄,是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
3、在视同缴费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4、当事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5、也可以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022-08-10 08:45
视同工龄怎样去申请认定?视同工龄去申请认定的流程为:首先准备好相关资料,其次,在有档案管理的市属、区属单位,由单位向保险所在区人社局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最后,市审核机构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在审核期限内予以回复。视同工龄年限,是指经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认定的,在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国家按政策规定认可的连续参加工作的年限,以及可以被认定为视同工龄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