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的费用包括: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2-08-11 15:57
违反保密法律责任的基本形式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
(1)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具体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形式,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具体实施。
(2)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的行政制裁。
2、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8-10 09:11
若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可能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工商管理机关还可以责令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或销毁。
3.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2025-04-03 16:30
保护商业秘密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绝对权,不以商业秘密所有权人是否支付保密费为前提,无论企业是否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
或者企业是否支付给员工保密费,员工都应当就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擅自泄露商业秘密,员工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仅在与员工的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时才可以约定违约金,而对于没有约定竞业限制的保密协议则没有明文规定可以约定违约金。
如果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用人单位只能主张损害赔偿而不能要求支付违约金。
2022-08-12 14:58
违反公司法同业禁止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禁止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11-18 15:48
违反食品卫生法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1、一般情况下造成教轻后果的只负行政责任,只需要承受相关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处罚,行政责任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2、造成比较严重后果的,应当负民事责任,即不但要停止自己的违法行为,还要赔偿别人因之受到的损失。
3、造成非常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会面临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