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以后的两个月,是侦查机关用来调查核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证据的期间。
一般的刑事犯罪,法律规定侦查机关必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然后根据证据情况,做出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意见,并将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或者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在法定羁押期限内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某一犯罪事实一时难以查清的,应当在法定羁押期限内对已查清的罪行移送审查起诉。
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对已归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原则,在法定侦查羁押期限内移送审查起诉。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2-08-08 11:36
2个月侦查期过后一般情况下是会放人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案件当中,由于案情的复杂或者是当事人自身的因素,公安机关会向检察院申请延长期限。
2020-10-26 19:06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其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但这一期限也并非固定期限,若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其不具有羁押必要性的,可能会被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但若是存在案情复杂等情形,在两个月内不能侦查终结的,也可能会延长侦查羁押期限。
2022-08-10 09:49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我国刑事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若超过两个月仍未释放,则家属有权要求公检法机关解除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一般侦查羁押期限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超期强制措施的处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2022-08-09 11:36
2022-08-29 10:32
可以,分居与离婚没有必然的联系,双方可以协议离婚,双方协商一致的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协商不成的要求离婚的一方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