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责任: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新的《条例》第六章罚则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行政处罚方法。
2、民事责任: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性质,历来有不同看法,归结起来有二种,即合同责任和非合同责任。主张合同责任者认为,病人到医院就诊,首先办理挂号,并由医院受理挂号,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医疗契约的成立,病人按要求交纳费用,医生则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这是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医生的义务在于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医生并非对未能治愈病人负责,而是对他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提供医疗服务的谨慎程度负责,因此,医生如果违背了注意义务,由于自己的粗心而造成病人人身伤害,说明他违反了合同义务,因此应承担违约责任。
3、刑事责任:《刑法》第335条规定了医疗责任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8-20 13:58
依据我国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三级医疗事故是一般会对医疗人员进行警告、记过、降职等处罚。当然如果符合刑法规定的医疗事故责任罪的构成要件相关责任人员也需要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罚。
2022-08-24 14:05
一般是民事赔偿责任,有违反相关规定的,涉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2022-08-31 13:53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因为医疗机构的原因造成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如果构成犯罪的,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需要进行定罪量刑。
2021-04-13 15:16
其一,医疗行为是以医师的诊治、护士的护理为形式或载体的,医护人员依据诊疗护理规程,根据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医疗经验、医疗设备辅助诊断,对就诊人作出疾病诊疗服务,如实记录病情和诊疗过程等是诊疗服务中对诊疗行为是否实施的证据。
其二,双方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双方的约定完整地履行各自的义务。
其三,任何一方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履行不当,对产生的损害后果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四,就诊人的身体健康的维护是合同的内容和医疗服务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医疗服务形成对健康权、身体完整权、生命权的维护。
其五,医疗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就诊人作出的,行为产生的依据是基于就诊人的委托,法律规定是对行为履行是否适当的评判体系。
由此可知就诊人与医疗机构就医疗服务建立的是民事法律关系,而且具有双务的合同法律特征。因医疗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太密切,国家对医疗服务中医疗机构的义务有成文的规范体系,对医疗机构和就诊人的义务也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2021-01-28 08:41
1、财产罚。基于违法或违章行医而致的医疗纠纷,可给予医疗单位一定数额的罚款,或没收财产(如未达法定标准的、能严重影响病人安全和健康的医疗器械,各种假药劣药等)。
2、行为罚。符合《执业医师法》第37条规定,情节较重的,或由于医院严重管理混乱而致的医疗纠纷,卫生行政机关可暂扣或吊销直接责任人的《医师职业证书》或《护士职业证书》,暂扣或吊销责任医疗单位的行医许可证。
3、申戒罚。基于医疗单位管理不善而致的医疗纠纷,可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限期改正等措施。对于医师责任符合《执业医师法》第37条规定,情节较轻的,可给予警告或责令暂停执业活动。
4、行政处分。直接责任人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负有责任的,可依责任大小比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