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类,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2-08-12 16:36
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教育设施管理责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责任事故罪和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2022-09-05 09:37
过失是针对故意来说的,过失犯罪首先的不是故意的,是因为自己疏忽大意而犯罪的,他的法意就是疏忽大意,这个和突发事件还是不一样的,这个强调的是能预测到而没有预测,因为自身没有预见到行为或许会带来严重后果而没有做方案避免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刑法规定了48个过失犯罪,也就是说只有这48中过失才构成犯罪,其他的过失是不构成犯罪的,这也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刑法中的过失犯罪罪名有以下几种:1、过失爆炸罪。2、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4、失火罪。5、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6、过失决水罪。7、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8、过失损毁文物罪等。
2022-08-12 11:18
过失犯罪没有犯罪动机。中国的刑法学者将犯罪动机分为了11类,包括政治动机、财物动机、性动机、报复动机、自尊动机、友情动机、妒忌动机、戏谑动机、恐惧动机、好奇动机、其他动机。
2023-09-07 17:30
过失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刑法规定因过失造成危害社会后果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才成立过失犯罪,应予量刑;2、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3、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则应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
2024-07-05 11:08
单位过失犯罪主体应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前述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外,单位犯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