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来讲,夫妻离婚,可以分割的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没有过错,那么原则上是一人一半,无论男女都不存在获得补偿的问题,除非夫妻一方有《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情节,另一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2-08-12 10:30
民法典规定,继子女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按父母子女关系处理,继子女有赡养继父母的责任。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生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行结婚;二是由于生父母离婚,生父或者生母再行结婚形成的。子女对生父母的再婚配偶称为继父母,夫或妻对其再婚配偶的子女称继子女。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
1、生父或生母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并独立生活,此类继父母继子女关系是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双方没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生父或生母再婚时,继子女虽未成年,但未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未受其抚养教育,此类关系亦属于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
3、继子女与继父母长期共同生活,接受继父或者继母的抚养教育,双方形成抚育关系,具有法律上的拟制直系血亲关系,产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2022-09-29 13:38
受继父或继母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生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关系,即对继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而未受继父母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对继父母没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是由于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在处理他们之间的赡养问题时候,就应该认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教育抚养关系。
2022-08-09 10:02
2022-08-09 08:54
2022-09-27 09:58
再婚夫妻也是夫妻,按照正常的财产继承进行处理。结婚后共同财产的分配方式:一般情况下,婚后夫妻的共同财产会均等分割。双方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没有约定的,可以先协议处理共同财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那么可以让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人民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作出合理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