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2、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3、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2022-09-03 14:48
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关键取决于合同当中的内容,以及签订合同的一些形式要件是否具备。
(一)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此可见,在订立合同时,注意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和主体资格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合同必须具有对价或约因。
(三)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五)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2022-09-09 09:01
写一份有效的遗嘱有以下条件:遗嘱应当亲自书写无法亲自书写的,可以找人代写,遗嘱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还必须亲笔签名。此外遗嘱内容中所处分的财产仅限于自己的合法财产,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无效。最后要在遗嘱上写明年、月、日和地点。遗嘱经过篡改的,遗嘱无效。民法典规定的遗嘱类型不同,遗嘱的生效要件就有所不同,具体的遗嘱还应该参照各个遗嘱的要求。
2022-08-26 11:25
2022-09-01 15:35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生效,是指合同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该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一般应当按当事人的人数签订,每个当事人各执一份。但若当事人仅签订一份合同,并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理论上说仅签订一份的合同也是有效的,但若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另一方当事人仅签订一份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合同。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2-10-10 10:4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必须各执一份劳动合同,不然,劳动者要及时与公司人事部沟通,索要劳动合同书。
公司不给你的,那么及时反映到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