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有效地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4-07-19 09:20
1、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再次就业的,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主体必须是《劳动法》规定的适格主体(适格劳动者和适格用人单位)。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因此达到法定年龄的退休人员想再次就业的,与用人单位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但可以签订劳务合同。
2022-10-12 09:14
1、首先要证明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的数额,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证明等。
2、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3、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除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4、有了足够的证据后可以先和老板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2022-08-10 09:16
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关于暂定2021年度全省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全省统一公布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之前,企业2021年度社会保险费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暂按19012元和3457元执行,灵活就业人员参照执行。
2022-03-17 14:57
人社部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报销,以减轻居民就医负担,同样适用于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商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是指下岗失业人员个人或以街道、社区等组织形式,从事社区便民服务、家政服务,上门维修服务等各种劳务人员。不包括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和建立劳动关系的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各类中小微企业和朝九晚五的全日制工作,如公司店铺及较大的档口和其员工雇工)。
2022-08-09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