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再次就业的,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主体必须是《劳动法》规定的适格主体(适格劳动者和适格用人单位)。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因此达到法定年龄的退休人员想再次就业的,与用人单位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但可以签订劳务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四条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2-08-12 16:24
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有效地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2-08-09 10:30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的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其中曾在原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满10年(含视同缴费),且灵活就业2年以上的女性参保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选择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退休手续。
2022-09-13 10:46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的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其中曾在原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满10年(含视同缴费),且灵活就业2年以上的女性参保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选择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退休手续。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主流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男65周岁、女55周岁以下)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的人员,包括:自雇型就业,有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主就业,如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等;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2024-12-17 11:40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对灵活的就业形式,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临时工、小时工、兼职人员等。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退休年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其就业形式不同于传统的企业职工。在我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目前为女性50岁,男性60岁。具体而言,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可以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工作性质来确定。例如,对于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来说,由于其工作是自主决定的,因此退休年龄一般也是自行决定的。一般而言,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的退休年龄相对较高,通常超过60岁。对于临时工、小时工、兼职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其退休年龄一般也是比较灵活的。一般来说,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情况来确定。例如,如果这些人员的工作性质比较轻松,工作强度较小,那么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后;如果工作性质比较繁重,工作强度较大,那么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提前。总的来说,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退休年龄是一个比较灵活的问题,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工作性质来确定。在确定退休年龄时,需要考虑到其个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工作强度等因素,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2022-08-10 09:32
1.前往社保局养老待遇科,查询自己是否符合退休条件。
2.符合退休条件后,可在社保局领取养老金申领表。
3.按照要求将养老金申领表填好,并加盖相应单位的公章。并携带本人户口原件及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前往社保局养老保险待遇科,去初审窗口办理申请。初审后再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将相关资料提交给工作人员即可领取退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