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2、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3、作为计算损失额依据的市场价格一般应是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如果履行地没有市场,难以确定客观的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应当以买方最容易购买替代物的地点的市场价格加上合理的运输费用作为计算损失额的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3-08-21 14:19
违约责任一般是以实际损失为依据的。对于违约责任,当事人有约定的应当首先从约定,最大程度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一般不得超出实际损失的30%。没有约定的,根据违约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确定。不应不区分是否进行书面约定,一概按照有无实际损失来衡量违约责任。
2024-07-05 15:16
公司解散职工赔偿金额按照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这个工资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2023-06-02 09:34
违约责任一般是以实际损失为依据的。对于违约责任,当事人有约定的应当首先从约定,最大程度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一般不得超出实际损失的30%。没有约定的,根据违约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确定。不应不区分是否进行书面约定,一概按照有无实际损失来衡量违约责任。
2022-11-25 09:00
“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则可按《民法典》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
1、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了适用情形、比例或者金额的违约金;
2、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自行约定适用情形、比例或者金额的违约金。”
2022-08-24 11:56
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则可按《民法通则》及《民法典》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