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规定的免除违约责任情形如下:
1、不可抗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免责条款。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其所规定的免责事由即约定免责事由。但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022-08-19 15:02
合同违约责任的免除的情况主要有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免责条款。受害人过错是指受害人对违约行为或者违约损害后果的发生或者扩大存在过错。免责条款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免除其在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
2024-12-16 11:06
发包人违约责任的情形有:
(一)未在计划开工日期前7天内下达开工通知的;
(二)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合同价款的;
(三)提供的材料、工程设备的时间、地点、规格、数量或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
(四)造成暂停施工的;
(五)无正当理由未在约定期限内发出复工指示的。
2022-08-19 15:20
可以免除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如下几种: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022-08-12 14:16
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即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1、不可抗力。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2)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客观情况,即外在于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2、值得注意的是: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2024-09-10 14:46
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有以下几点:
1、第三人过错。是指损害完全是由原被告之外的第三人过错造成的情形。
2、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所导致的损失。
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自身、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防卫措施所造成的损害。
4、紧急避险。是指为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
5、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