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劳动关系,则需要由企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如果不是劳动关系,则为劳务关系,则由企业承担雇主责任。
两者的过错责任不同,前者采用的是无过错责任,也就是说不管员工对其受伤是否有过错,企业均应该全额承担责任;后者为过错责任,企业承担责任的大小要根据雇员的过错大小。
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这两者规定不一致,前者以领取养老金为标准,后者以退休年龄为标准。
但都是规定了劳动者在退休年龄之后或者是领取养老保险之后与单位不再构成劳动关系,可以以劳务关系计算工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2024-05-29 11:54
对企业辞退十年以上员工的规定:10年以上工龄,应当视为有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关系,一般情况下不能辞退。如果需要辞退,应当给与一年工龄一个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5-03-27 16:39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2025-04-24 17:08
1、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的赔偿包括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以及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赔偿包括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三个方面。
2024-04-23 10:56
如果你无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不能申请工伤认定,能够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又受聘到新工作单位工作,在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争议焦点在于,该类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如构成劳动关系,则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反之,则不应适用。
2022-08-08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