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2-08-10 17:04
2021公职人员婚宴标准:1.不准将本人的婚宴或者丧宴的酒席数量超越20桌,假如依照十人一桌来停止计算的话,就是说整个宴请的人数不能超越200人2.假如结婚双方在一同举行婚礼的。婚礼的范围不能超越300人,依照十人一桌也就是三十桌3.不能承受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贵重物品或者是礼金,当然亲戚之间作为一种婚礼祝愿还是能够互相赠予的4.不能以公费报销本人的举行宴席的钱数5.在举行婚礼时,婚车不能运用公家的车,并且婚车的运用数量不能超越8辆6.当公务员因丧事或喜事要宴请大家时,应以书面方式向单位的纪监察委机关提早十日将状况停止阐明报备。
2022-08-11 15:59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 b 19522—2004)中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
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很多人可能想知道,这大概喝多少酒会达到这个标准?
落实到具体的白酒酒精度数,如果人体中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到100毫克酒精,不同的酒类的量化分别是:
70度白酒约50克;
60度白酒约75克;
50度白酒约100克;
40度白酒约150克,也就是一口杯的量;
日本清酒约500克;
红酒约600克;
啤酒约3瓶或者6个易拉罐。
2022-09-21 15:35
公务员的处罚除按照交通安全法处罚外,还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发现一次酒后驾驶的,给予诫勉教育,并通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二次查处的,吊销驾驶者的驾驶证,并且进行行政拘留和相应的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2-08-11 16:16
公务员的处罚除按照交通安全法处罚外,还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发现一次酒后驾驶的,给予诫勉教育,并通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二次查处的,吊销驾驶者的驾驶证,并且进行行政拘留和相应的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4-12-20 11:40
在我国,对于个人的受贿行为的法律裁定标准主要集中于受贿金额的多少,按照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刑罚,具体如下所述:
1.如果个人的受贿金额达到或超过10万元,那么将被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其财产可能会被没收。
若情节极为严重,甚至可能判处死刑并同时处以没收财产的惩罚。
2.如果个人的受贿金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将会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得惩罚,同样可能被判没收财产,而如果情节特殊恶劣的话,可能会判为无期徒刑,同样面临财产被没收的危险。
3.当个人的受贿金额处在5千元至5万元之间时,可能会收到从一年以上到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而陈诉事实和退赃的举动都可能使刑罚减轻甚至得到豁免,由其所属的公司或上头主管机关给予相关的行政制裁。
4.至于如果个人的受贿金额低于5千元,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裁决了,刑罚可能介于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不等,具体情况还要看其受贿行为是否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严重损失、案发后是否能够如实交代事情经过以及是否愿意退赃等等因素来决定。
5.此外,如果受贿者多次受贿未曾遭受过惩罚,则这种行为将视为累犯,按累计受贿总额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