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保证书具备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单方承诺保证函形式与内容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这两种要件,则具有法律效力,否则就没有法律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但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10 16:35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
(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三)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该义务的责任。
2022-08-11 13:42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另外,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要使合同生效,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10 09:04
首先应当写明保证人与被保证人的姓名等具体个人信息;其次,写明被家暴的过程,家暴者就保证事项作出承诺,并且就夫妻等财产做出约定,如若再次家暴可以提起离婚以及写明应承担的责任;最后,由保证人签字并写明时间。
家暴保证书要基于双方自愿,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书写,内容要求合法,列明财产清单,满足以上条件的家暴保证书都是有效的。
2022-08-12 09:50
协议书如果依法成立的具有法律效应。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2022-10-17 14:41
保证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保证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总而言之,保证书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依据保证书是否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当然,在实践中,只有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反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保证书才算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