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六日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挂牌成立。集中管辖原由北京市各个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突出主审法官、合议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其中主审法官实行员额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2-08-11 11:00
我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于2014年11月6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18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首任院长由20年前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庭——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首任庭长宿迟担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履行法定职责,这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2022-09-05 13:46
合同的成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2024-10-12 14:15
1、著作权民事纷争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商标民事纷争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或在经过依法指定的基层法院。
3、专利纠纷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022-08-25 10:43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我国法律承认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合同的形式。但是,如果法律对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022-08-11 10:30
知识产权的概念的意思。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我国对知识产权,是分类进行法律规定的。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1、 作品; 2、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3、商标; 4、地理标志; 5、商业秘密;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植物新品种; 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