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授信合同是主合同。
《综合授信合同》是银行同意向客户提供最高授信额度,用于贷款、汇票承兑、汇票贴现、开立信用证、开立保函等多品种融资提款,明确授信额度使用期限和担保方式。在落实授信担保措施后,在授信期限和最高授信额度内,客户可以一次或分次使用授信额度,额度可以循环使用。该合同银行作为主合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等从合同设定担保。在全国土地、房产、动产设定抵押登记时基本顺利。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及保证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2-08-10 08:57
授信协议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 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 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消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简单来说,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 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2022-08-12 10:53
赠与合同不是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我国法律并未具体规定赠与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那就应该按照合同编分编通则的规定,采用书面、口头形式都可以。因此,赠与合同不是要式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2022-08-17 09:23
留置合同一般是指留置担保合同,是要式合同。留置担保是指债权人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依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留置物的所得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
2024-03-01 10:31
仓储合同不是要式合同。仓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而要式合同指的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
2022-08-20 16:02
需要担保。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授信到期时未退休且实际年龄不超过60周岁。
2、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及贷款人所在地的居住证明,有固定的住所。
3、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资信状况良好,有到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