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车主不接电话的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2-08-11 16:26
一是规范诉讼程序,重视证据审查。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强化对证据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审查,严格适用当事人自认规则。针对当事人主动达成的调解协议等,法官要结合案件基础事实,注重审查协议是否损坏第三人的利益,必要时可依职权主动进行证据调取并通知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参加诉讼,以确保定案证据及事实的真实性。二是构建违信惩戒制度,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违信诉讼行为不仅有违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也严重侵害了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严格追究虚假诉讼实施人员的违信责任,补充其他当事人的损失。一是落实责任费用转移机制,当事人应当承担他人因其违信行为而产生的交通、误工等费用;二是违信诉讼行为造成其他当事人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应严格追究诉讼行为人的侵权责任。三做好宣传工作,完善内部审查及移送衔接工作。人民法院应在立案大厅或者人民法庭立案窗口设立禁止虚假诉讼的告示,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告知当事人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及责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当事人推送虚假诉讼典型案例,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同时对于实施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要及时进行司法处罚,涉嫌犯罪的还应当将有关线索材料移送公安。
2022-09-16 09:15
无被害人犯罪的解决对策包括:
即使没有被害人供述,只要其他方面的证据确实充分,也可以认定被告有罪和处以刑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022-08-11 15:16
无被害人犯罪的解决对策包括:
即使没有被害人供述,只要其他方面的证据确实充分,也可以认定被告有罪和处以刑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022-08-10 09:20
欠钱不还的人不接电话就可以直接到债务人的家里找他,让他进行还钱。如果债务人不还钱,债权人在法定的诉讼时效进行起诉债务人就可以。如果人民法院判决债务人还款的情况下,债务人依旧不还钱,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9-24 10:46
欠款人不接电话怎么办有具体三种情况:
1、对方有归还诚意,但暂时无还款或一次性全额还款能力的,可考虑给予适当合理的宽限时间或分期还款。
2、对方有归还诚意,但限于客观原因无法还款,基于诉讼时效的考虑应当尽快安排起诉事宜。
3、对方无归还诚意,但有偿还能力的。建议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压力,迫使还款。如非诉手段无法实现催款效果,则建议去起诉,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