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对其进行质证:
1、证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未成年人,是否能正确感知当时情况,是否能正确回忆、表述),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2、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等,即证人对案件事实是否有正确的感知、记录、回忆能力,证人是否能正确表达这一感知等;
3、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和条件;
4、证人对同一事实的前后描述是否矛盾;
5、证人证言的来源及合法性;
6、证言的内容及要证明的问题;
7、证言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及其因果关系;
8、证人因情感或经济利益的影响,对一方当事人是否有所偏袒;
9、证人的品行可信性;
10、证人的感知、回忆、表述能力是否存在缺陷。
在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时,我们可以让证人回忆当时的情况,看证人对同一事实的描述会不会前后产生矛盾,如果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之前的证言相互矛盾,但是可以做出合理解释的,应当采用庭审中的证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2022-08-09 10:25
2022-11-24 11:58
书面的证人证言没有具体的格式要求,写明具体的情况即可。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要交代证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等等。
2、说明与本案诉讼双方是否有利害关系(如亲戚、朋友、利益等关系,是否足以影响案件的真实性)。
3、记录其说的相关证言、证明内容,证言的内容应为证人直接感知。
2022-09-27 08:57
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有以下几种:
1、意见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就是说证人证言的内容应当是其亲身感知的表述,不应是揣测性的、推断性的、评论性的、推断性的证言。
2、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
3、证据的合法性规则,证人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应当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
4、瑕疵证据的补正与质证。
5、当庭翻证的采信规则,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相互矛盾,如果证人当庭能够对其翻证做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庭审证言。
2022-09-29 11:29
证人证言不同于其他证据之处在于其并不像书证、物证一样在案件发生时即可固定下来。对于法院如何采信证人证言的问题,还要看 第一,王某是否具备证人的资格。 第二,王某的证言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第三,人民法院能否仅凭王某的证言认定案件事实。法院是否采信证人证言要看实际情况才能确定的。经过法庭质证,如果对方认可,也是会采信的。
2022-10-19 10:47
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有可能涉及到采集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但是证人证言需要经过质证才会被法庭采用,并不是所有证人证言都可以被用作审判依据。
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有以下几种:
1、意见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就是说证人证言的内容应当是其亲身感知的表述,不应是揣测性的、推断性的、评论性的、推断性的证言。
2、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
3、证据的合法性规则,证人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应当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
4、瑕疵证据的补正与质证。
5、当庭翻证的采信规则,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相互矛盾,如果证人当庭能够对其翻证做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庭审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