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户不同意拆迁的处理办法。拆迁是为了公共利益等作出的行政行为。具体如下:1、拆迁办应当与不同意拆迁的拆迁户进行沟通,了解其不同意拆迁的原因,根据原因解决问题;2、拆迁户不愿意拆迁,影响了公共利益的急切需求,拆迁办可以强制拆迁,强制拆迁必须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被拆迁人不服,强制拆迁行为的,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 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022-08-05 13:35
拆迁户不同意拆迁的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拆迁办应当与不同意拆迁的拆迁户进行沟通,了解其不同意拆迁的原因,根据原因解决问题;
2、拆迁户不愿意拆迁,影响了公共利益的急切需求,拆迁办可以强制拆迁。
2022-08-11 14:11
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老百姓们的房屋和土地,是有一定的强制性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征收方在拆迁过程中文件齐全,没有违法行为,那么即使拆迁户不同意拆迁,只要补偿标准合理,征收方就可以在法定时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允许后不管我们是否同意,房子还是会被拆。
但是一旦拆迁后没拿到补偿,一定要依靠法律维权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被征收人,拿起法律武器,争取到了公平、合理的补偿。如果强拆行为已经发生,不可挽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同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2-28 17:18
当然是可行的。
对于房地产拆迁问题,当被拆迁产权人无法就拆迁事宜达成共识时,如在预设的截止时间范围内双方未能签署有效的拆迁协议,拆迁管理部门便有权做出拆迁补偿决定。
若相关方对该补偿决定不服却没有采取法律行动(既未起诉也未执行),届时拆迁部门可援引法定程序向司法机关提出强制执行请求。
而倘若被拆迁人在法律规定的有限期限内并未提出任何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申诉,同时也未能按照补偿决定所规定的期限进行安置迁出,必要情况下,负责房屋征收决策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依照法规规定,向当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11-26 13:42
拆迁户主不同意的,如确实为了重大公共利益,政府可以实行强拆,但需要按规定给予当事人一定的补偿。
根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2-08-10 15:58
如确实为了重大公共利益,政府可以实行强拆,但需要按规定给予当事人一定的补偿。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征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