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资产的占有、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指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在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按照股份合作的原则,将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产折股量化到个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实现农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制度改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按照前款规定兴办企业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按照乡镇企业的不同行业和经营规模,分别规定用地标准。
2025-04-24 10:04
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之间的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转包、借用、转让等方式。
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流程:
(一)提出申请。
(二)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登记。
(三)流转双方信息的发布。
(四)流转双方组织洽谈。
(五)流转双方签订合同。
(六)全面审核通过后发证。
(七)资料归档。
(八)跟踪土地流转后的情况。
土地流转合同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一)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二)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承包土地的用途;
(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违约责任
2023-09-09 16:17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农村土地部门管理如下: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归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2、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组经营管理;3、已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2020-12-02 18:06
集体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
土地征收方案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2022-08-11 16:06
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政府在制定各种产权界定规则和法律时,要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合理合法地理从产权归属关系。这里的“理”,即指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这里的“法”,即指现行的法律、法规。在产权界定中,要充分考虑出资人的利益,要尊重历史,尽可能搞清产权的原始形成过程并据此决定其归属;实在搞不清楚的,要从有利于现有产权功能最大化发挥的角度明确归属关系。
2022-08-11 11:10
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政府在制定各种产权界定规则和法律时,要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合理合法地理从产权归属关系。这里的“理”,即指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这里的“法”,即指现行的法律、法规。在产权界定中,要充分考虑出资人的利益,要尊重历史,尽可能搞清产权的原始形成过程并据此决定其归属;实在搞不清楚的,要从有利于现有产权功能最大化发挥的角度明确归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