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区别在于主观上有没有促使犯罪得逞的故意。帮信罪是明知他人利用网络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的,帮助行为对于危害结果发生有促进作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在犯罪行为既遂的情况下,隐瞒赃物赃款,对犯罪没有促进作用。前者是特指利用网络信息犯罪并在主观上有放任或希望发生的故意,后者没有罪名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2022-08-08 10:33
2024-12-25 10:16
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一般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022-09-08 08:59
首先,两者的帮助节点是不一样的,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以上游犯罪终结,也就是既遂为前提,如果上游还没有完成,即使存在帮忙取现等行为的,也不构成该罪。对于帮信罪,帮助的行为是可能贯穿于整个上游始终的,但主要还是在上游行为开始或者未完成前。其次,二者的主观故意上也存在差别,两罪对“明知”要求的程度并不相同。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为人在帮助时,是明明白白知道其帮忙转走的款项,是上有犯罪获得的。而对于帮信罪来说,行为人的犯罪故意是概括的故意,一般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可能实施犯罪行为即可,也就是能感觉到或意识到存在这种可能就可以,并不要求行为人明确知道上游就是犯罪。
再次,从细节上,收款款项的来源存在区别,强调下,这个点不是绝对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具体还要结合主观故意考虑。
最后,从这两个罪的关系上来讲,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有可能成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所帮助的对象,也就是说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可以成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上游犯罪,因为专门做帮上游转移的人员,也有可能要收集卡进行资金转移。
2022-08-09 15:39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犯该罪最轻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另外,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5-15 15:49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判决的标准的规定是: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犯罪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