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房屋赠与合同的内容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要使赠与合同生效,就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022-10-22 10:28
卖房合同依法写明以下内容有法律效力:1、写明买方和卖方的基本信息,要求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实;2、写明房屋的基本情况、价格、付款方式及期限、交付期限、买方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卖方逾期交付房屋的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求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公序良俗;3、注明合同签订日期以及双方签字盖章。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2022-11-26 16:37
抵押借款合同要按以下要求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1、应写清楚借款人、抵押人、贷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贷款金额,要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防止持有人篡改。
3、应写清楚抵押贷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最好精确到日。
4、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5、抵押要确认抵押人对抵押物有无决定权以及抵押物的产权人都有谁。
6、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或其他公共财产,签订抵押合同时要让相关产权人都在合同上签字。
2022-10-17 14:39
借款条书写时,具备以下内容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则有法律效力:
1、借款人、出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
2、借款的金额、借款日期、借款期限、还款日、利息等;
3、借款人签字、按手印。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022-10-17 09:45
首先,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要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最好精确到日;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不作强制性要求)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8、如果金额较大,可以请第三方见证,并签名。
其次,出具借条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要明确。
2、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用中文繁体字书写,分比应明确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3、内容表达清楚,注意避免歧义。
4、一式两份。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023-05-08 14:39
收条如果具备下列要件的,有法律效力:订立收条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收条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